MY TRIP.
AI技術應用
購物中心作為商業消費與社會服務深度融合的城市綜合體,是AI技術應用的絕佳試驗場,各類小模型或能發揮大作用。
2022年11月30日,一家叫OpenAI的公司發布了一款名為ChatGPT的聊天機器人程序,隨即迅速引起公眾的廣泛關注。從AI元年開始,包括AI輔助醫療、AI自動駕駛、AI智能家居、AI教育等在內的人工智能領域出現了多項創新技術,這些技術不僅在理論上有所突破,也開始在實際應用中展現出巨大潛力。
DeepSeek的發布,無疑成為乙巳蛇年的頭號新聞。
2025年除夕前夜,DeepSeek在中國區和美國區蘋果App Store均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績,一舉躍升至免費榜下載量榜首,超越了此前長期占據領先地位的ChatGPT。這是國產應用首次達成如此成就。
當晚開盤的美國科技股集體大跌,其中英偉達股價下跌近17%,市值蒸發近6000億美元,規模創美股史上最大。此外,博通、臺積電、ASML、Google和微軟也分別跌了17.4%、13%、7%、4%和2.14%。
DeepSeek是一家2023年于杭州創立的大模型公司,此前,這家公司并沒有引起市場多少關注,而在這個春節假期,有關DeepSeek的話題瞬時成為業內人士聊天的熱門焦點。
關于DeepSeek的技術能力,已有很多專業領域人士對技術論文進行了報道與解讀,在此不再贅述,本文將重點關注AI工具在購物中心場景下的應用與未來構想。
#1 DeepSeek不是 簡單的“搜索插件”
從流量數據來看,DeepSeek官網流量在12月26日為44萬,到1月21日增長到420萬,增長近十倍。中國用戶占比27.9%,位列第二、第三的分別是埃及和俄羅斯,海外用戶累計占比72.1%,其中美國占比5.1%。這一對比數據表明,DeepSeek有明顯出圈趨勢,外國用戶使用比例較其他AI應用產品有明顯升高。
深度思維邏輯正在進階
1月20日發布的深度思考(R1)模型為DeepSeek的熱度添了重要的一把火——這是一個類o1的推理模型,并且即刻就能在應用程序中體驗到。與ChatGPT等其他聊天機器人的不同之處在于,DeepSeek的同名聊天機器人在回應用戶提問時,會將思維鏈條(Chain of Thought,CoT)完全展示出來。作為機器人的DeepSeek會認真揣摩用戶需求、試圖理解用戶未說出口的潛在情緒,這種“內心活動”的外化表達,激發了大量用戶的熱情。
商業的本質在于創造稀缺,無論在人類成員還是AI成員中,共情能力都是稀缺品。深度思考模式的DeepSeek會和用戶分享他的思考經過并分析用戶提出該項問題的潛在目的,讓一段“答案”變得更加有理有據。
DeepSeek表述自己與ChatGPT的差異
以上圖為例。在深度思考R1模式下,當用戶詢問它與ChatGPT有何差異時,DeepSeek首先展示了其對于回復方向的思考角度與框架,比如工具選取角度、場景應用角度,這也是在引導用戶進一步了解自己的業務訴求。它不僅是在輸出結論性總結,也在幫助用戶尋找問題的本質。
再比如,當要求DeepSeek R1制定一個購物中心店慶活動方案時,他首先會反問是否涉及預算、是否需要考慮場內外品牌聯動及推廣渠道等等。在中文語境及本地業務方面,DeepSeek顯然比OpenAI更符合用戶使用習慣。
隨著AI產品的不斷涌現,用戶對于AI所能提供的“答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快速檢索互聯網的海量信息外,每一位使用AI工具的用戶都希望能通過AI找到一些靈感,也期待AI能給出一些看似離譜但其實充滿創意的內容。
DeepSeek輸出的思維鏈條其實就是一種變形式的創意來源,隨口提出的一個問題,或許本就帶有深度思考的暗線,只是沒有被歸納整理到書面而已。
不要過度追捧也不要過分貶低
一些不愿意相信DeepSeek成果的聲音表示,“DeepSeek模型的工作原理并不確定,包括它在多大程度上依賴其他美國公司模型的結果”“V3是個蒸餾模型——蒸餾了美國的前沿模型”。
此時,暫不能將DeepSeek定義為是全球遙遙領先的AI應用,也要客觀承認DeepSeek在一定程度上是站在OpenAI、Meta等公司的前期開源模型之上進行的新一輪發展。
DeepSeek用基礎模型開源的方式撬動了開發者生態,社區自發優化,讓模型更具應用價值。DeepSeek的開源策略確實給OpenAI這樣的閉源巨頭公司帶來了一定沖擊,打破了AI行業現有的競爭格局。
技術進步往往伴隨著知識產權的爭議,對于海外公司所說的“蒸餾”,或許還有這樣一層理解——借助領先的AI模型優化自身模型訓練本就屬于AI技術行業的正常操作,所有大模型都需要從互聯網獲得語料訓練,所有領先的AI模型也在不斷貢獻語料,兩者相輔相成,迭代發展。
DeepSeek用開源內容做開發,開發完后又把新東西開源供全人類使用,這符合開源社區基本規則。隨著AI技術的不斷革新與開放,相信像DeepSeek、kimi、豆包等各類應用工具也會在使用場景方面持續升級,中國從來不缺智慧,請給中國AI一些時間,也給全球的人工智能發展一些時間。
#2 購物中心將有何種變化
當我們聚焦于DeepSeek這類技術成果與智能基座對應用端的賦能時,購物中心行業作為零售與服務業的交匯點,其上下游鏈條的廣泛性與復雜性為AI技術的應用提供了豐富的實驗土壤。
DeepSeek的技術突破不僅限于科研層面,更在于它如何被有效地轉化并應用于實際場景中。從商品生產到服務配套,再到空間設計與建筑施工,購物中心行業的各個環節或許都能迎來深刻的功能深化與升級。
供給側場景的迭代與創新
首先,圍繞購物中心的供給側,即品牌的創新方向做個關于未來場景的暢想。過去幾年,越來越多娛樂休閑、運動健身類新物種新品牌已開始融合VR/AR、AI技術,讓娛樂場景更具趣味性、運動場景更加科學化。這些品牌的出現,讓“沉浸式”這一描述在購物中心內得到充分體現,也讓消費者開始期待購物中心能提供的超出“購物”之外的其他服務。
與此同時,無人零售店、無人體驗店也在各類商業項目中嶄露頭角。談起未來的無人零售店,人工智能技術所能加持的維度,或遠遠超出“降低人力成本”這一基本訴求,而能在選購、結算等全流程自動化的基礎上,以更全面且真實的消費者數據與商品消費數據實現真正的智能化、個性化推薦。
對于購物中心而言,消費者與商品的全量數據采集始終是“無解之題”。所謂“無解”并非受限于技術壁壘,而是因為原始數據方,也就是消費者或者場內商戶在數據提供環節不具備場景必要性。當前,購物中心對于數字化轉型均持積極態度,品牌供給側的數字化應用能力或許是購物中心實現全場景數字化的基礎條件。
還記得曾經一度火熱的“元宇宙”話題嗎?AI技術的進階或許在慢慢推動著元宇宙成為現實。比如,人工智能可以用于創造和管理虛擬環境中的虛擬角色、虛擬物體和虛擬世界的行為,AI技術的領先性也能讓虛擬場景更加精準地理解用戶的指令和需求,并提供相應的反饋和服務,使得用戶與元宇宙的交互更加智能和自然。
會員服務的提質優化
其次,再聊一聊購物中心的會員服務與社群運營。作為商業消費的重點對客服務場景,購物中心在著力吸引優質品牌進駐的同時,也時刻關注著場內會員服務的專業度、即時性、準確性。這幾年,陸續出現了很多可以補充客服職能的AI應用軟件,幫助購物中心完成了對客服務的標準化流程建設。
標準化是為了滿足基本需求,比如解答常見問題,提供智能導識等等,畢竟人機問答不會出錯,但同樣,它們也很難出彩。對于購物中心而言,在細分小場景下具備精準且有“人情味”交互能力的AI工具才是真的搶手,這一點尤其體現在社群運營方面。
購物中心想要的有效AI工具,是要能夠代替人工客服在消費者提出需求時給予更加即時的服務反饋,要在沒有明確需求時和消費者“閑聊”以持續提升消費者對場子的好感度。那么,如何在面對客訴時快速了解消費者語言習慣并安撫其情緒、如何找到閑聊的話題、如何把握話術的尺度等應用卡點,AI或許能在未來給出答案。
就像DeepSeek的深度思考(R1)模式,已經能展現其思維鏈條,雖然沒有人類思考中通常會依賴的經驗、直覺、情感等因素,但它能將問題逐層解剖為可計算的最小邏輯單元,以此為基礎,自然能輸出更加精準、全面的有效回復。
經營數據的多維匯集
最后,談談購物中心的運營管理與數據沉淀價值。目前市場中的數字化系統已能實現租金管理、消費者洞察、經營反饋等基本功能。而在未來,亦不排除人工智能的深層算法可以輔助商管團隊完成更多需要大量數據支持的經營推導工作,比如結合行業大數據做目標品牌模擬落位的租金收益測算、不同陳列方式與搭配帶來的銷售變化等等。
而回到品牌銷售與經營方面,目前所掌握的商品數據就算完整也只是個數字,記錄著銷售時間、銷售數量、復購周期等等,但要說起消費者為什么喜歡買這一款商品,卻很難得出答案,因為數字無法記錄消費者的情緒,也總結不出每個細節動作所代表的消費決策因素。
如果AI智能可以關注到消費者表情的變化呢?眨眼頻率、嘴角幅度、呼吸節奏,每一個細微的動作,可能都潛藏著消費者對某件商品的態度。這些數據其實和電商平臺的頁面點擊熱區、頁面停留時長、“猜你喜歡”算法所推理出來的消費者畫像并無二致,它比獨立存在的商品銷售數據更有價值。
在購物中心行業里,各種細分場景不勝枚舉,曾經很多想象也可能慢慢變為現實。當然,過于智能化的AI技術應用難免讓人有些焦慮和恐懼,找到AI應用的合理邊界,是各行各業在實踐AI成果中需要完成的關鍵動作。
深化購物中心運營是個長期且艱巨的工程,每種技術的突破都可能為購物中心行業帶來新的創新機會,當然這些機會都是潛在的,需要更長時間形成規模,也需要上下游鏈條中的各個環節合力推動。
#3 結語
DeepSeek的爆火出圈,讓很多行業有了驚喜與沖動。它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AI應用的商業化進程,隨著開源大模型的普及,與之相關的領域一定也會有越來越多的參與者以此延展出AI技術的更多場景能力。
從DeepSeek的策略上已經看出,它一直在關注細分小場景的高效應用。比如,在加爾各答貧民窟,AI語音助手幫文盲母親計算營養配比;盧旺達農民用圖像識別App診斷咖啡樹病害,準確率超農技專家;剛果(金)礦工戴著AI頭盔作業,實時監測甲烷濃度……
作為商業消費與社會服務內容充分融合的城市綜合體,購物中心是AI技術應用的強大實驗場,各種小模型或許都能發揮大作用。與此同時,購物中心也是最愿意嘗試新鮮事物、探索更多可能的空間場景之一,購物中心有自己的堅守,也在時刻擁抱變化。
轉自|中購聯
圖片|來自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感謝合作與支持